杨 一
散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街头,巨细商铺的中文招牌、租借车里的华语音乐、地道的中式美食……让踏上这片土地的我国人萌生出一种“离家未远”的亲切感。
国之交在于民相亲。近年来,中马人文沟通范畴不断拓展,便当办法继续出台。2023年末,中马彼此给予对方国家公民免签待遇。各自共同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,招引两国民众双向奔赴。越来越多的我国游客近距离感触“马来西亚,亚洲魅力地点”,马来西亚游客也非常等待领会我国的丰盛“古风”和斑驳“今韵”,重庆、新疆等成为许多马来西亚游客赴华游览的抢手目的地。
游览先问“食”。口感细腻、味道丰厚的猫山王榴莲,可谓马来西亚的代表性美食。早在明朝,曾跟从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《瀛涯胜览》中就说到,“有一等臭果,番名‘赌尔焉’”,但其果肉甚为“香甜”。上一年6月,在中马共庆建交50周年之际,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取得输华答应,第一批榴莲鲜果于8月运抵郑州。马来西亚友人常说,在榴莲园一起开榴莲、品榴莲,是友谊迈上新台阶的初步。现在,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最快可在一天内从果园直抵我国超市,两国民众的“榴莲友谊”越走越近。再过两个月,猫山王榴莲又将迎来收获期,不少马来西亚友人已向记者发来品榴莲的诚挚约请。
近年来,中马活跃深化文明沟通对话,推进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。上一年,两国赞同联合申请将“舞狮”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每周六,坐落雪兰莪州必打灵查亚的育才华文小学都会传来阵阵锣鼓声,200多名孩子在马来亚大学醒狮团成员带领下,仔细进行打鼓、击钹、步法等基础练习。“近几年,越来越多马来族孩子对舞狮发生浓厚兴趣,参加咱们的练习部队。”马来亚大学醒狮团团长刘佳峰介绍,团里许多马来族孩子不只舞狮技艺日渐熟练,还能说一口流利中文。两国民众心灵契合度不断提高,文明沟通日益深化。
青年沟通是中马友爱的未来,教育协作是重要桥梁枢纽。2013年10月,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共建协议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。现在,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9100余论理学生在此肄业,有6300多论理学生从该校结业。正在攻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硕士的马来西亚本地学生阿德里纳·哈斯努尔表明,在这所校园学习,最大感触便是多元文明融合、不同思维磕碰,“在这里,我取得了更大的个人成长空间”。
我国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,两国人民友情传承千年。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触到,这份“切水不断”的代代友情跟着前史演进愈益深沉,两国友爱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接续传承。信任在中马两边继续不断的来往互动中,这艘从前史长河中驶来的友谊之船必将再添动力、行稳致远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4月17日 05 版)